115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它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中原科技学院机电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班于2024年5月22日上午在日益楼302教室开展了“五月润心,青春绽放”的主题班会。

据悉,此次班会由班级学生组织,旨在通过分享、交流和讨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理念,实施心理素质教育。
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自我激励、情境迁移、情绪宣泄、必要的咨询、常做“心理美容”、发展多种兴趣等方法。自我激励可以通过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情境迁移则是通过把注意力从消极的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去,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情绪宣泄是让个体在产生痛苦时、悲伤忧郁时,通过适当的方法、渠道进行发泄,达到减轻痛苦的目的。当遇到困惑和挫折时,可以咨询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也可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去咨询,向他们诉说内心的困惑或心理障碍,以求的他们的帮助和开导。

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它通过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标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知识与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涉及自我调适的方法、学校教育以及个人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和重视。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