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
党章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党的性质,就要从先锋队、领导核心和“三个代表”三个方面着手。
1.两个先锋队
在党的十六大修定党章之前,党章中对党的性质的表述,只有一个先锋队,即工人阶级先锋队。党的十六大修定党章以来,将党的性质的表述由原来“一个先锋队”拓展为“两个先锋队”。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志着党的角色地位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最有觉悟的工人阶级中成立、发展起来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在实际行动上,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明确宣布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并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另一个方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是和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境遇密切相连的,客观上又肩负着“反帝”这一时代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肩负着阶级和民族的双重使命,既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又代表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这种双重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既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压迫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是革命的首要对象。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团结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共产党成了执政党,成了整个国家的管理者,角色地位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原来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阶级矛盾退居二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不仅是某一个阶级,而是全社会的各阶层,她必须代表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利益。从组织上看,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就不仅仅限于某一个阶级,而是要从更为广泛的社会中吸收新鲜血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组成,大致包括六类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他们既不同于过去人们常说的“公家人”,同时各个群体又各有特点。而且,他们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或掌管着大量资本,或拥有高端技术,或懂得现代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很大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各阶层的通力合作。党章明确把党的性质由“一个先锋队”扩展为“两个先锋队”,就是为了永葆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协调各阶层,促成社会合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二十大认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二十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大会同意把这些内容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群众,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大踏步地向前进,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上邪路了。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动员广大群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牢牢扎根于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事。当下,中国共产党拥有九千多万党员,在基层设置了成千上万个党支部,作为党所有工作的基础和战斗堡垒。中国共产党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优势,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来,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落到实处。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的二十大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经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昨天的成功不代表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不等于永远辉煌。只有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在新时代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赢得光明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醒全党,共产党人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不要忘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郑重宣示:“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020年1月,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全党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新的起点,不断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号召: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大会同意把党的初心使命写入党章,这对激励全党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文章来源:傅治平,张文瑞.入党培训教材[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