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动态

AI赋能创新大赛训练营:助力我校备赛新突破

作者:机电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19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145

为践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我敢闯、我会创”理念,深化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提升国赛备赛水平,2025年5月14日至18日,机电工程学院杨俊红、王一博两位老师及学生闫印坤赴厦门,参加由社科项目管理中心主办、天津中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AI赋能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路径新模式构建训练营”。此次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大赛备赛注入新动能。

参会人员集体合影

训练营围绕“AI赋能创新大赛”主题,由来自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门的权威专家授课。培训聚焦大赛新趋势、AI技术融合、商业计划书撰写、PPT设计及路演技巧五大核心模块,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剖析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提升项目创新性与备赛效率。

周迪教授深入解读了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最新文件精神,分析了大赛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更名的背景及意义,并结合AI技术趋势,阐述了本届大赛对AI融合型项目的新增要求及选题方向。同时,指导参训人员运用ChatGPT、kimi、豆包等AI工具,快速搭建商业计划书框架,优化内容结构并验证财务数据。我校师生系统学习了国赛获奖计划书的撰写逻辑与创新要点。

我院参会师生与周迪教授合影

周海光教授针对网评版与路演版PPT设计,从技术融合、视觉呈现、逻辑优化等方面展开教学。通过案例演示AI工具如何实现项目“AI+场景”差异化升级,增强PPT智能性与视觉效果,并拆解历届金奖项目的成功要素,明晰技术创新、社会价值与商业模式的落地路径。此外,训练营搭建的“高校+产业+资本”生态平台,为项目资源整合与孵化创造合作机遇。

厦门大学周海光教授作专题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我院参训人员系统掌握了AI技术在大赛备赛中的应用方法,深入了解了国赛评审标准与备赛策略,同时与其他高校及行业专家建立了交流渠道。参训师生表示将积极推动AI与参赛项目深度融合,优化商业逻辑与展示答辩能力,全力冲击大赛佳绩。未来,我院将依托训练营资源,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孵化更多兼具创新性、社会价值与AI特色的优质项目,培育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