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动态

河南理工大学向道辉教授莅临我校作“高速超高速切削原理与技术应用”专题报告

作者:机电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22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174

2025年5月21日,机电工程学院邀请到河南理工大学向道辉教授进行了一场“高速超高速切削原理与技术应用”专题报告,报告在我校理工学部鼎元书院M201会议室开展。讲座由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苏建修教授主持,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了讲座。

报告伊始,向道辉教授首先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出发,指出高速与超高速切削技术是实现高效、精准加工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模具制造、汽车轻量化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简要回顾了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切削到现代数控加工的演进过程,系统梳理了切削速度提升所带来的效率变革和技术瓶颈,为全体听众提供了清晰的技术演进脉络。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技术对比的介绍,他引出了本次报告的主题——高速/超高速切削的基础原理与技术应用探索。

在报告的主体部分,向道辉教授围绕高速/超高速切削的基本理论展开了深入讲解。重点介绍了切削过程中材料去除的物理机制、变形区热力耦合行为、应力集中与裂纹扩展等核心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高速切削条件下刀具的受力状态、磨损形式及其对应的材料选择策略,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涂层刀具、高硬度合金刀具的使用效果与性能差异。同时,他还介绍了高性能高速机床的关键技术,包括高速主轴设计、热变形控制、动态刚度调节与系统振动抑制等内容,使在场师生对先进加工设备的设计逻辑和运作机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报告的最后阶段,向道辉教授结合自己团队近年来在高速切削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示了多个高端制造案例,如航空结构件的高效切削加工、难加工材料的高精度成形等。他还简要介绍了团队在高速切削过程建模与实验验证方面的技术路径,并就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重点与技术挑战提出了前瞻性思考。他指出,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融合传感器、数字孪生与AI优化的智能高速切削系统将成为未来研究热点,值得青年科研人员重点关注。

整场报告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有前沿研究的深度,也有工程应用的广度。向道辉教授以严谨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将高速切削这一复杂前沿领域讲解得深入浅出,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高度评价。会后,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也增强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认知与兴趣。

注:向道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焦作市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带头人,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先进刀具与工艺研究所所长、高效切削磨削与高性能工具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精密、超精密(特种)加工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涂层理论与金刚石涂层工具、刀具技术与超硬磨料、煤矿智能装备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等省级以上项目10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申请和授权国家专利80项,专利成果50项实现了转化。培养省优、校优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9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