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岗位职责
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党团工作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教学成果
科研成果
师资队伍
名师风采
教研室
专业设置
专业简介
精品课程
实验实训
学院风采
班级风采
优秀校友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岗位职责
新闻公告
通知公告
学院动态
党团工作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理论学习
教学科研
教学成果
科研成果
师资队伍
名师风采
教研室
专业设置
专业简介
精品课程
实验实训
学院风采
班级风采
优秀校友
科技画廊
画廊简介(卷一)
画廊简介(卷二)
画廊简介(卷三)
画廊简介(卷四)
2024.08
宇宙背景探测器邮票,2004年中国澳门发行
宇宙背景探测器邮票,由中国澳门于2004年发行,邮票上展示了宇宙可能的3种膨胀方式、宇宙背景辐射谱和宇宙背景探测器的测量结果。邮票的发行具有科普和纪念的双重意义;它向公众传播了宇宙探索相关的科学知识,激发人们对宇宙研究的兴趣。同时,也是对宇宙背景探测器这一科学成就的纪念和肯定,强调了其在天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查看更多
2024.08
宇宙背景辐射形成的黑体谱,1990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美国无线电工程师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接收到了一个无线电噪声,噪声遍布整个天空,经证实,他们所发现的是一个微波源,如果它是热辐射,且留有黑体谱的特征,那么它的温度应为3.5±1.0开尔文,他们的发现印证了阿尔弗和赫尔曼的预言——回声来自大爆炸的辐射。
查看更多
2024.08
膨胀的宇宙
在美国,少数人率先尝试向公众解释哈勃的发现——宇宙的膨胀,唐纳德·门采尔(Donald Menzel)便是其中之一 。1932年12月,他在《科普月刊》上发表了这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内容为宇宙的膨胀。文章引人注目,大受欢迎。
查看更多
2024.08
爱丁顿的气球
气球的表面被视为一个二维的有限宇宙。当气球充气时,它开始膨胀。气球上不同的点彼此退行。每个点都把自己当作膨胀的中心,中心存在于三维或”其他“维度。因此我们可以假想,一个橡皮气球的表面嵌有恒星和星系,气球在不断充气。所以,除去单个天体的运动和它们之间的正常引力作用,所有天体都在相互远离,这仅仅是因为气球在膨胀。
查看更多
2024.08
1927年,乔治·勒梅特绘制的草图,列出了膨胀宇宙模型的可能范围
宇宙存在的形式有诸多可能,当爱因斯坦的宇宙模型问世之后,第一个充分了解这些可能性的人便是比利时宇宙学家、天主教牧师乔治 勒梅特.。他首次扩充了宇宙模型的图片,不再局限于开放和封闭两种可能的类型,还考虑到未来不断加速膨胀的宇宙。关于这些宇宙的可能性,勒梅特在其1927年的笔记中记下了第一幅草图。
查看更多
2024.08
1922年,弗里德曼的3种简单宇宙模型
1922年,弗里德曼基于两点被简化的假设——各向同性和同质性,成功解出了爱因斯坦建立的繁琐的方程式,弗里德曼的宇宙是一系列数学模型,这种简单的方法帮助我们整合了所有关于宇宙膨胀的天文观测结果。人们在描述三种各相同性的膨胀宇宙模型时,总会用这张与众不同的进化图来表示,此图说明了宇宙大小与时间的关系。
查看更多
2024.08
宇宙常数
1917年,爱因斯坦利用他的引力场方程,对宇宙整体进行了考察。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Λ 表示。该比例常数很小,在银河系尺度范围可忽略不计。只在宇宙尺度下,Λ 才可能有意义,所以叫作宇宙常数。
查看更多
2024.08
哈勃在20世纪30年代使用的红移光谱
哈勃通过对“红移”测量,并将他们和发光星系离开地球的距离逐一做对比,认为星系光谱的红移是因为多普勒效应,光谱“红移”的原因在于产生光的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基于这种观点,他完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宇宙的膨胀。
查看更多
2024.08
1929年原版的哈勃定律图
这幅图像是1929年原版的哈勃定律图。该图显示了远方光源的速率(以千米/秒为单位)与其远离我们的距离(以秒差距为单位)之间的关系。
查看更多
31条 2/4页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