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画廊
2024.08
约翰·A 惠勒 黑洞一词的发明者
约翰·A.惠勒,黑洞一词的发明者,是理论物理学的杰出贡献者。他于1968年首次提出“黑洞”概念,用以描绘那些引力极端强大,连光也无法逃脱的天体,为现代宇宙学奠定了重要基石。
查看更多
2024.08
宇宙暴胀再生
林德是永恒暴胀宇宙概念的提出者之一。他以实际行动绘制出一幅生动的图片,说明了暴胀自我再生的过程。当不同强度的暴胀发生在不同区域时,弯曲空间的面貌开始改变,催生出低矮的小山。然后,尖状物从山上隆起,尖状物又叠在尖状物上……以此类推,好像暴胀在自我再生。
查看更多
2024.08
宇宙历史的现代图片
宇宙历程图展现了从奇点大爆炸至今的膨胀过程,星系诞生与物质演变,一图揭示亿万年的宇宙奥秘。
查看更多
2024.08
1960年,我们的过去光锥
弗雷德·霍伊尔在1960年完成的图片,描绘出今天观察者眼中的过去光锥,以观察者当前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点为顶点,向过去延伸的锥形区域。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帮助观察者理解因果关系,明确哪些过去的事件能够影响到现在。
查看更多
2024.08
时空图,1908年
赫尔曼·闵可夫斯基的第一幅时空图,摘自他1908年的著作《空间和时间》。时空图将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整合在一个坐标系中,以便直观地展示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它为研究和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提供了直观的工具,有助于清晰地分析和解决与时间和空间相关的物理问题。
查看更多
2024.08
哈勃深场原图,拍摄于1996年1月15日
哈勃空间望远镜自1990年4月25日升空以来,已拍回70多万张宇宙照片,这些壮观的图像展示了宇宙中极其遥远的星系,图片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星系,包括螺旋星系、椭圆星系、不规则星系等等;这些星系的形状、大小、颜色和结构都各不相同,展示了宇宙中星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查看更多
2024.08
红移巡天,1985年CfA
1985年CfA红移巡天展示出星系团的扇形结构。惹人注目的“线条人”结构位于中央,第一次表明亮星系分布如同“蜘蛛网”的薄片和细丝。红移巡天是一种很好的宇宙学工具,天文学家可以用它来描绘出围绕我们星系的三维分布。
查看更多
2024.08
开普勒的“M图片”
开普勒的“M图片”出自开普勒于1618-1621年间发表的作品《哥白尼天文学概要》,图中的M代表拉丁文Mundus,是“世界”的意思,意在说明人类所在的地球不过是无数相似星体中的一个而已。
查看更多
2024.08
质量分数
此图最早由罗伯特·瓦戈纳、弗雷德·霍伊尔和威廉·福勒在1967年计算,得出了太阳系中各种元素的丰度随宇宙核物质密度的变化情况,为宇宙学家们提供了一种测量宇宙核物质密度的新方法。
查看更多
31条 1/4页 首页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末页